正逢大寒时节,严冬威力达到最高峰,也是怕冷的棒冰族最辛苦的时候。明明身上衣服穿得够多,为何只有手脚就是暖不起来?如果不做好御寒措施,导致血液循环恶化,除了手脚冰冷,还会造成睡眠不足、疲劳蓄积,头痛、肩膀酸痛恶化,感冒频率增加等问题。
中医师及日本资深健康管理师吉鹤亚纪子建议,棒冰族要点燃体内的小火炉一定要遵守下列3原则:
1.多吃温暖的阳性食物
可以帮助因寒冷而紧缩的肢体放松,促进血液流动顺畅,有助消除疲劳。
● 含水分少的根茎类,红色及黑色的蔬菜水果。例如南瓜、胡萝卜、牛蒡、洋葱、苹果、葡萄等。
● 红茶、乌龙茶、日本煎茶:发酵过的茶比起未发酵的绿茶,更有温暖身体的效果。绿茶、咖啡则要少喝。
● 糙米、全谷类:未精制的食物,含有较高维生素及矿物质,有助营养均衡。
● 生姜、香辛料:生姜能促进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,又具有发汗、驱寒的效果,可以说是厨房里的良药。就寝前可以将1小杯热红茶配上1小匙生姜末,迅速温暖身体、进入好眠。或将10片姜放入400㏄水,煮沸后加入蜂蜜混合,熄火再挤入柠檬汁(柠檬切片放入亦可),除了消除冰冷感,对着凉伤风也很有效。
● 中医认为麻油、酒酿、桂圆、红豆、糯米等食材较为温热滋补,适合冬季食用。
2.掌握易受寒部位,依需求多添衣物
● 手足四肢冰冷,全身就会觉得冷。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医院区中医内科主任蔡文兴指出,手、脚是肢体末梢,最容易感到冰冷,尤其脚离心脏最远,更要注意保暖。手脚容易冰冷的人,外出时不妨穿戴手套、穿厚袜。冬天穿裙子时要搭配厚裤袜,「我不建议让膝盖露出来,」蔡文兴解释说,膝盖软骨、韧带处的供血量本来就比较少,一旦吹到冷风,关节更容易受寒、受伤。
● 腹部受寒时,会影响全身的血液循环,手脚更容易冰冷。肚脐跟腰部也要注意保暖,因为背部脊椎有许多神经,控制着泌尿系统等重要器官;蔡文兴提醒,就算是爱穿低腰牛仔裤,上衣、外套也一定要盖好,别露出肚脐。在室内时,可在腹部围上围巾、盖小毯子,或利用怀炉让腹部周围暖和。
● 颈部、上背部要特别注意保暖。万芳医院传统医学科主任黄中瑀表示,人体躯干最易受寒的是背部;从头颈部后方的风池穴,往下到风门、肺俞这一段都算是上背部,不能受到风寒。许多有经验的登山客都会在肩颈处挂一条毛巾,可以遮阳也能挡风。
3.用按摩让全身暖和
「命门肾火为生命之源,可以用按摩方式来暖肾助阳,」黄中瑀说,容易怕冷的人可以把双手搓热,每天花5∼10分钟按摩背后的命门穴(见图一)、肾俞穴(位于肚脐后方,见图二);也可以按摩下腹部的丹田(关元穴,位于脐下3寸,见图三),能改善腹部的血液循环及肠胃免疫功能。
图一:命门穴
命门穴
图二:肾俞穴
肾俞穴
图三:关元穴
关元穴
代体检联盟表示,位于手掌虎口的合谷穴与位于小腿的足三里,都是「多气多血」的穴道,经过的气血丰沛,多按压可让身体暖和。
此外,睡前可按摩涌泉穴(位于脚掌底前半凹陷处,也就是从第2、3脚趾趾缝延伸到足跟联机约三分之一处),促进气血循环,让身体暖和。
还有一个好方法是泡脚,有些人晚上会因脚太冷而睡不着,这时只要用比体温高一些的温水浸泡双脚,很快就会全身暖和、变得好睡了。